【侧耳】且听风吟
融媒编辑 | 应祎
2024-01-12
且听风吟
作者:曹一雪 朗读者:大成
村上春树有一句名言:且听风吟,静待花开。
泛泛读来,并不能深谙其义,可是心弦已经被拨动了,总觉得有一条滑索通往文字深处,和自己心灵深处的某些东西是相连的。
可是这些相关联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?是人生经验?还是生命感悟?亦或是对情感的解读?
似乎都是,又似乎都不是。
后来终于有一天,在这样一个万物萧条,大雪把一切都悄悄掩盖的时候,独自走在雪地里,看万籁俱寂,看天地间一片素白。四顾无人,路过无景,孤独感油然而生,这时候,突然地有风吹过树梢,吹过眼眸,安静的有些莫名伤感的天地间似乎有什么灵动起来,于是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呼之欲出,空白的内心里突然有了色彩,突然地对那句话多多少少领悟了一些。
且听风吟,静待花开,其实就是一种境界,一种历练了人生风雨、体验了人生悲苦之后的释然;一种看破了世界仍然还有爱这个世界的能力;一种自己可以和自己妥协但绝不放弃希望的坚持;一种可以和所有的磨难握手言和但绝不低头的升华。
生而为人,我们一路走来免不了磕磕绊绊,我们对这个世界、和这个世界上的人、甚至对自己都曾经抱有过高的期望,可是这无常的人世间,有多少事能如我们所愿?凡事我们都想有个好的开始,有个圆满的结局,可是世界上还有句话叫事不如意常八九,有时候我们努力了,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;我们问心无愧了,却不得不接受所有扎心的结局。
于是我们彷徨,我们失落,甚至于我们绝望。
这个时候,我们需要退一步, 从纠结痛苦中退出来,静坐在时光的一角,且听风吟,静待花开。
我们来到这个世界,都背负着自己独有的命运,我们可以抗争,但是绝不能强求。随遇而安不是认输,而是一种超然。不属于我们的东西,我们不去强求,失去的东西,可能本来就不属于我们。
萍自在因根解脱,莲清净唯藕心空,只要我们能管住自己的欲望,能守住自己的内心,我们就会超然于世俗之外。
真实的人生际遇如同风一样,你不知道风会从哪个方向吹来,也不知道它最终会去了哪里,但是风却知道,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,就是该拐弯了。风并不纠结于任何东西,它从该来的地方来,去它该去的地方去,它一路浅吟低唱着属于自己的歌,走着属于自己的路,尽着自己该尽的本分,然后等着它吹过的天空,闪闪发光。
当年林黛玉之所以选择了潇湘馆,喜爱那那里的竹子是其中的原因之一,可能还有一层原因,是她更喜欢风吹过竹梢的声音。
试想一下,多少个不眠的夜晚,她且听风吟,也把自己满腹的心事说与风听,她听着竹叶划破风的吟唱,在风破碎的旋律里期待着,努力着,热爱着,等着属于她的春天,属于她的花开。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孤苦伶仃而卑微,也没有因为寄人篱下而低下高傲的头,她清高而又清白地坚守着自己的内心,虽然命运最后并没有给她一个圆满的结局,但是在那个过程她从来没有放弃过,她奔赴了,争取了,她活出了人的志气和风骨,所以她也活成了我们世人心中永远的林妹妹。
人活一世,谁不是一路上都在寻寻觅觅,寻觅我们的方向,奔赴我们的未来,可是有时候我们走着走着,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,我们一开始上路以为是为了看风景,后来才知道,我们是为了一处目的地,一处可以让我们放下背负,不再出发的目的地。
我们卸下伪装,看破世事,内心变得从容而又坚定,我们懂得了退步,懂得了不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。
我们允许该发生的发生,该离开的离开,不管以后的路还有多少坎坷,不管世事如何变幻,我们只管且听风吟,听它在一片萧瑟的冬天正悄悄地告诉我们:别气馁,别颓废,冬天来了,就意味着春天也不远了,只要你学会等待,学会倾听,风儿总是会来,花儿总是会开的。
作者|曹一雪|浙江永康人,80后文学爱好者,从事影视、艺术行业。
坚持用安静的文字解读不一样的诗情和人生哲理。
《和大成一起读书》
总第232期
服务热线
微信扫一扫
微信扫一扫
返回顶部